擔憂中國發展前景 外企紛紛出售股權或考慮撤華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9/01/15 09:00

分享:

分享: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本土企業崛起,加上中美貿易和政治緊張局勢發酵,民族主義升溫等因素,令不少跨國企業考慮出售股份,或將業務撤出中國。其中,媒體巨頭維亞康姆(Viacom Inc.)正洽商出售部分在華業務的多數股權。

考慮監管風險 維亞康姆正洽談出售股份

維亞康姆旗下擁有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音樂電視網(MTV)和尼克國際兒童頻道(Nickelodeon),該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已有20多年。《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公司過去數月與至少一个中國實體討論了出售股份的事宜,涉及維亞康姆可能出售其在中國的音樂電視網和尼克國際兒童頻道等頻道品牌的多數股權。但交易是否能達成仍不確定。

報道指,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給該公司帶來巨大增長機會,但嚴格的監管限制了維亞康姆的擴張能力,包括政府對電影發行的配額限制以及外國媒體公司進入廣播電視網絡的限制。而這一交易將有助於緩解這些潛在監管風險,同時又能讓公司獲得利潤。

回顧世紀之交的頭幾年,中國對幾乎所有大型跨國公司來說都是一片機會的沃土。但近年來,已有數家大型美國公司有過類似資產剝離行動,比如麥當勞(McDonald's)和惠普公司(HP)。

銀行和諮詢公司過去從輔助美企進入中國市場上賺取了不菲的收入。但如今,他們已開始為公司如何退出中國或重組業務出謀划策。如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Morgan)等投行現在花更多時間與客戶探討重新思考中國戰略。

諮詢機構艾睿鉑(AlixPartners)的Brent Carlson表示,隨着中國經濟超高速增長的希望破滅,企業發現自身需要調整。以全球標準來看,中國經濟增速仍然較高,而且對很多企業來說,中國體量之大,不容忽視。但中國的競爭環境也相當激烈,而且充斥着各種監管障礙。中美貿易衝突也可能損及美國公司在華增長前景。

摩根大通北亞併購部聯席主管連漣稱,面對佔主導地位的中國本土企業的崛起、中國經濟增長不斷放緩以及電商業務的快速發展,更多跨國公司對在華經營策略進行評估。

她最近為荷蘭啤酒巨頭喜力公司(Heineken)提供建議,幫助其將在華業務出售給中國最大啤酒製造商華潤啤酒(0291),並獲得後者五分之一股份。按銷量計算,中國是全球最大啤酒市場。但喜力一直難以憑藉一己之力擴大中國市場份額。

中國民族主義升溫 令外企憂消費者負面情緒

還有一些外國公司擔心,中國對民族主義的呼籲會破壞它們在中國的發展前景。2017年,麥當勞將中國業務80%股權出售給國有的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據知情人士透露,這筆交易的一個考慮是,在中國經營一家美國公司的聲譽風險,以及可能影響其業務的負面消費者情緒。

此外,隨着中國打造自身實力,目前活躍在半導體芯片和其他高科技產品等中國需求較高領域的公司可能會被淘汰。

在制藥行業,曾在中國引入外國經驗的改革政策背景下進入中國的一些公司,在新一輪政策調整期間被擠出了市場。總部位於俄亥俄州都柏林的康德樂公司(Cardinal Health Inc.)就是其中一家。2018年,由於在華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多,該公司作價逾10億美元將中國制藥及醫療產品分銷業務出售給一家中國本土競爭對手。

不過,銀行業人士和顧問表示,在金融服務和汽車等一些監管放鬆的行業,美國和其他外國公司仍試圖在中國擴大業務。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